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机密启用前八包大型HU IW甘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向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部分题目分为A题(匹配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和B题(匹配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前五单元),考生可根据所学内容选做。-、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认
2、为,西周建立后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渐建立起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 体。西周时期的这一社会政治实体A.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确立 B.意味着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的转变C.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最终形成 D.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分封制度的实行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深耕勤锄、多种经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商鞅在秦国设法招徒 三晋百姓为秦开垦土地,以求富国强兵。这些做法A.推动了精耕细作的发展 B.致力于开垦更多的荒地C.立足于统一六国的使命 D.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3.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中记载,汉武帝治国“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技)之士,成得自效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武帝时“细黄老、刑
3、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 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据此推知,汉武帝具有 A.胸怀天下的理想信念 B.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C.灵活务实的治国策略 D.以秦为鉴的政治情怀4.图1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朝代科举考试录取进士的籍贯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一朝代应是A.唐朝 B,北宋C.南宋 D.元朝图1高三历史试题 第1页(共8页)5.1867年天津条约期满,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1902年,英国在清政府法律”皆臻妥 善”下与清政府达成“即允放弃治外法权”的协议次年,中美、中日通商续约也达成了同样的 协议。这表明当时的清政府A,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B.重视外交制度建设C.具有近代
4、外交意识 D.有效解除边疆危机6.表1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部分言论。据此可知,革命党人发布这些言论意在 表1时间文章主要内容1903 年皇帝纪年论凡一民族,不得不溯其起源。为吾四百兆汉种之 鼻祖者谁乎?是为黄帝轩辕氏。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本“神武天皇纪年”方式,用“黄帝纪年”。猛回头警世钟歌颂黄帝“始祖公公”,并刊登了轩昂庄重的黄帝像。A.追溯民族起源 B.营造革命舆论C.批判清朝统治 D,复兴传统文化7.1938年6月底太行根据地晋冀豫区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到10000人以上,1938年9月 发展到30150人,整个太行根据地党员人数甚至出现“冲锋九月”等突击式大发展,据此可知 太行根据
5、地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扩大 B.党的组织力量与政治影响同步增强C.党的抗日斗争得到民众响应 D.民众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不断发展8.表2为国家“三五计划”和“七五计划”中关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描述表2三五计划(1966 1970)七五计划(19861990)一、二线要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为三线建设出入、出材料、出技 术、出设备,一二三线要相互 促进。加速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把能 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 部地带,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 西部的准备。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需要C.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 D,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9.中国对外战略曾经长
6、期通过结盟、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等手段来维护世界和平;20世纪80年 代以来中国明确提出不同任何国家结盟,对于国际问题,中国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这一变 化主要缘于A.外交方针的调整 B.中美中苏关系改善C.多极化趋势加强 D,国内经济发展需要高三历史试题 第2页(共8页)1510.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贵霜帝国的金币背面图案是佛陀,用希腊技术制作;印度古典语言梵语“书”“笔,“墨水”等词汇来源于希腊语。据此可知A.希腊文化遍布世界 B.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C.文化中心格局变迁 I、民族迁徙推动文化交融11.13世纪以前的英国庄园文献中关于产品买卖细节的文字比较少,13世纪后的英国庄园文 献中此类文字增加,细节很多。如困庄总管职责中记载:羊毛出售的原则是收益最大化,可以论包卖也可以论一只羊单次所剪毛为单位出售。这反映出 A.农业领域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英国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经济发展推动农业转型趋势 D.王权对农村的控制力减弱12.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讴歌人性,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和享乐;18世纪部分启蒙思想家提出:“邪恶的存在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据此可 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