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成都七中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成都七中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成都七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2025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 100分一、选择题(共16题, 每题3分, 共48分)1.右图为某学者所作中华文明起源示意图。据此推知,夏商周三代(   )A. 文化特征存在地域差异B. 血缘关系影响政权更迭C. 朝代并立归于秦汉一统D. 氏族原始民主色彩浓厚2.右表为西汉时期引

2、进作物统计表。据此推知,西汉(    )A. 注重海上丝绸之路交流作物名称类别原产地胡瓜蔬菜印度西北部胡豆蔬菜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胡蒜蔬菜欧洲南部和中亚胡荽蔬菜地中海沿岸、中亚石榴水果伊朗、阿富汗地区葡萄水果欧洲、西亚和北非3. 从高宗、武后开始,唐朝政府对江南地区逐步采取了田租折布的政策,到玄宗时期,江南诸州县“折纳布约五百七十余万端”,江南租米的北运也基本停止。但玄宗以后,江南租米未见折纳为布者,反而有时还将两税钱折纳成米。这一变化体现了 (    )C. 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密切D.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B. 社会风俗出现显著变化A.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3、                           B. 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C. 国内形势发生剧变                           D. 政府税收制度的改革4. 北魏孝文帝时,面对“争讼迁延、连纪不判、良畴委而不开”的现象,大臣李世安建议“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则悉属今主,以使土不旷功,人罔游力”,随后建议被采纳

4、。这有利于(   ) A. 打击鲜卑贵族利益    B. 全面推行均田制     C. 加速北方统一进程     D. 提高土地利用率5.宋代以来,很多学者批判侧重解释“五经”字句音、形、义的汉代儒学。王安石“视汉儒之学若土埂”,并从主旨、大义的角度另立新说; 朱熹虽不认可王安石的新说,却赞同他用新理论否定汉代儒学的做法。宋代的这种学术倾向(    )A. 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

5、nbsp;   B. 促进了儒家思想革故鼎新C. 使得学者自由解释经典                       D. 弥合了变法与守成的论争6.明清在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的同时,农具却罕有改进,少有的创新多是一些细小农具,如手摇小型水车,甚至元代王祯农书中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此时反而罕见了,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从牛耕退回人耕的现象。这主要反映出(   )A. 传统农具已难有改进的余地           &nbs

6、p;        B. 商业发展冲击了农业生产C. 生产规模狭小制约工具进步                    D. 儒家思想轻视科技的创新7. 1862 年,广州同文馆成立,第一期仅有学生 20名,起初主要教授英语、汉语和算学,后来增加了共4页,第1页法语、德语、俄语、 日语,且重视与社会挂钩,注重学用结合,由此可知,该馆(   )A. 适应了近代对外交往的要求           &nb

7、sp;    B. 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C. 冲破了科举制度选官的垄断                D. 积极贯彻实业救国理念8.光绪八年(1882年) 三月初六,直隶总督李鸿章奏为招商在上海试办机器织布局折。光绪皇帝批复: “机器织布事属创举,织成则天下受其利,不成则商民受其累,且贻笑于外国矣! ”慈禧在其后又加批示:“蚕桑为天下本务,机器织布害女工者也,洋布既不能禁,奈何从而效之乎? 此事当审慎。”据此可推知(    )A. 洋务运动缺少上层支持   &nbs

8、p;                B. 清政府帝后权争矛盾激化C. “中体西用”思想渐成潮流               D. 小农意识阻碍中国近代化9.1922 年梁启超提出,“我国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之下,行民本主义之精神。此理想虽不能完全实现,然影响于国民意识者既已甚深。故虽累经专制摧残,而精神不能磨灭”。梁启超意在(   )A. 颠覆传统儒学构建新文化                  B. 借助传统文化传播新思想C.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10.1938年中日两军在华北已经没有大规模会战,但日军伤亡数达到近5万人,其中2月到5月由于日军在山西主动发起攻势作战,其伤亡数占到全年2/3以上,分别为26765人和8321人。这反映出(   )A. 敌后战场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