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以下展示关于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 2024年10月31日9:00-10:15】绵阳市高中202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 史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 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 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2、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卷 (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48分)1.考古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崧泽文化时期(距今 60005300 年) 一直以获取野生动物为主,到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4000年) 时期则出现变局:一是杭州地区家猪居多,二是上海和江苏地区野生动物为主。这一变化可佐证良渚文化时期  A.人口总量增长迅速        

3、          B.劳动分工不断扩大  C.逐步迈入文明时代                  D.社会生活逐渐稳定2.在早商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城市,周边城市聚落、大型建筑、青铜器及贵族墓葬,均与中原核心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类同。从中商时期开始,与中原关系密切的周边城市纷纷衰落或消亡。到晚商时期,商王朝的西部和南部甚至出现了与之匹敌的青铜文明。这一变化反映出商朝  A.中心城市转移     &nbs

4、p;                 B.地方控制削弱  C.中原文明扩散                       D.统治区域扩大历史试题卷 第1页 (共6页)3.毛诗序云:“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左传  国语中的赋诗多出现于“聘” “盟”  “会”等重要场合。晋国使臣韩宣子想通过郑六卿赋诗来看其个体情志,进而窥探

5、郑国的国祚与国志。这折射春秋时期的“诗”中蕴含  A.鲜明的史政意蕴                     B.深刻的人文情怀  C.传统的礼乐思想                     D.突出的现实主义4.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中提到“吏有五善:一曰中信敬上,二曰精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 敬多让”,并提出“怒能喜,乐能哀,智能愚,壮能衰,勇能屈,刚

6、能柔,仁能忍,强良不得”。该史料可以佐证当时官吏考核  A.坚持礼法并重                       B.淡化才能功绩  C.吸纳儒道思想                       D.背弃法家主张5.西汉后期,请托行为对察举、监察等政治运作的渗透并不严重,也没形成成熟的请托互利网络。东汉时期,请托风气逐渐盛行,利益交换是请托行为展开的前提

7、,举主举子、门生故吏、州郡豪族等皆是其中的重要角色。这一变化  A.根源于行政体制的调整               B.推动门阀士族不断发展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D.加剧了外戚与宦官专权6.有学者认为:“魏晋玄学回到儒经原典,又综合老庄等学说,追寻作为名教本原的天道由来及意蕴,阐发名教所蕴的圣人本意或名教体系的合理状态,实际上与董仲舒当年以笼罩宇宙的天道来统一人间秩序一样重要而急迫。”据此可知,该学

8、者认为玄学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承袭了老庄的思想精粹  C.形成了严密的思辨体系               D.拓展了儒学的发展空间7.唐制规定,百司政务裁决的主要渠道是门下省对奏抄的审读,皇帝并不发表具体的意见,仅表示认可。自开元以来,越来越多使职差遣以奏状的形式直接向皇帝呈报政务,侵占和承担了部分原属六部百司的政务处理权。这一变化反映出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B.政务运行适应现实需要  C.中枢异化强化监察力度               D.行政流程混乱影响效率历史试题卷 第2页 (共6页)8.下表是唐宋两代漕运中粮食运量的对比简表。(单位:万石)朝代一般年运量折合斤数最高年运量折合斤数唐朝10059.44400237.8宋朝73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