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展示关于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2024.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城市书写中,北京的形象具有相对统一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指北京虽然在空 间上
2、属于城市,而且是大城市,在时间上却往往朝向传统,在文化经验上则生长出乡土记忆。在中国文学 的情感经验中,“北京”往往作为“古都”呈现出沉静、优雅的古典美学特征。在欧洲现代文学中,“城市”替代“远方”“孤岛”成为流浪探险故事的目的地,是浪漫古典的乡村 生活的对立物。中国现代文学师法欧洲,共享着现代性叙事中时间上的现代与传统、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 的二元结构,创造了一系列喧嚣、繁华的城市形象,与沉静质朴、停滞传统的乡村相互映照,共同建构了 20世纪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空间经验。而在这样的普遍叙事中,北京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却 成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这确实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与文学的特别之处。
3、不管北京经历了多少新的变 迁,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古都”几乎是北京统一的美学标签。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作家们面对列强纷至、战乱频仍的现实,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客居异国的寂 寞中,他们频频回首,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深邃天幕下悠远的鸽哨、街头缓慢细碎的驼铃、红墙古刹的千年记忆与细碎温厚的老北京市民的人间 烟火浙江才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诗意盎然、岁月静好的故都,让北京而不是江南来承载他对故乡 的眷恋和向往。老舍在40年代写作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在20世纪最不堪、最狼狈的一段历史。作 者欣赏中有批判、眷恋中有痛惜,但改变的是作者的判断,却不是北京的美学特征。而且,这种批
4、判中的 欣赏、痛惜中的眷恋,蕴含在作者的文字深处,使得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获得了较之同时期、同题材作 品的独特性:新的历史没有摧毁抛弃这座静默千年的古都,而是赋予其抵抗侵略的新的力量,催其获得新 生。这样的北京成为20世纪中国城乡分化、社会巨变的大历史中一个独特的“城市”。一代知识分子在 书写北京时的复杂心曲慢慢褪色,而北京刻印在这些文字中的形象却成为经典乃至统一的审美记忆,绵延 在几代作家们对北京的书写描摹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在老舍的龙须沟中展开了一个人民政府 改造环境的故事,故事中活跃着的仍然是亲切温厚的北京市民。80年代以后,社会与文学都发生了巨大转 型,北京的沧桑巨变也进入作家笔
5、下。刘心武的钟鼓楼与邓友梅的烟壶选取的仍然是古都北京的 典型意象,古建筑与传统民俗;讲述的仍是千年古都的故事,百年沉浮,人事代谢。而钟鼓楼依然沉静、温厚地浸润着时光与风雨,精雕细琢的烟壶所蕴含的那种典雅、精致的文化仍然镌刻在人的灵魂深处。因 此,刘绍棠将“京味小说”与“乡土文学”并论,这一观念虽然并不严谨,且颇受争议,但也的确在某些 本质层面道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在书写北京时的某种审美统一性。北京深入人心的“古都”形象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书写中,也体现在文学史的阐释中。从美学特征 来说,古都北京不是现代性历史中的“都市”,但从文学史的内在逻辑来说,它又是被现代性都市召唉出 来的幽灵、映照出来
6、的倒影。也就是说,它的美学特征是古典的、文化属性是传统的,但对它的古典与传 统的书写产生并存在于现代性历史与现代性大都市的魔境中:有现代都市的无根,才有古都北京的安稳;有现代都市的喧嚣,才有古都北京的沉静;有现代都市的浮躁,才有古都北京的优雅。因此,文学史在建构文学与现代历史的记忆时,更倾向于关注典范而纯粹的古都北京,在一定程度上 忽视了北京另外一些更复杂的书写向度。老舍笔下的北京,也会是因循守旧、满目疮痍的日占区,还是吞 噬了劳动者骆驼祥子的阴暗空间,也藏纳着臭水沟,生长着流氓和汉奸。20世纪后期,作家王朔书写过北 京在“古都”以外的形象。他将北京收缩到部队大院中,写了一群没有古都情结的大院子弟,“北京”于 他们仅仅是身份上的政治中心与语言中的京片子。近年来,“北京”也是石一枫笔下北漂女孩陈金芳和文 珍笔下具体可感的安翔路。这些都是对单纯的、仅仅作为现代性历史中文化标签的北京形象的突破与丰 富。但或许因为在既有的文学史叙述中,北京作为“古都”的审美形象过于深入人心,这些写作虽在各自 的接受维度上并不鲜为人知,却很少进入对“北京”文学形象的整体阐释中。如果说文学史上这些更复杂的向度往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