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以下展示关于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4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文人诗歌史上,用事与比兴的离合是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在艺术思维方面,用事本身就与比兴关系密切。刘勰文心雕龙事类较早阐发何为用事,将用事解释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汉代以来文人诗中如王粲七哀诗“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阮瑀咏隐士诗“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都是称引故实,与诗人当下的情感相会合勾连。以自然物象来比兴,与援引古事古辞来比兴,在思维上并无本质差异。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总结得更为明确:“比,不但物理,凡引一古人,用一故事,俱是比
2、。”汉魏文人诗兴盛以来,以三曹、建安七子为代表,用事总体上是与比兴相结合的,而这种艺术方法到阮籍咏怀组诗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刘宋(南北朝)以来,诗歌用事朝着频次更加繁密、技巧更加新颖的趋势发展,同时也逐渐流于俳偶和铺陈,用事开始与比兴的艺术精神相疏远。南史记载,王僧孺“于书无所不睹,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时重其富博”。谢灵运、颜延之更是精于用事的大家。用事在当时显然成为一种值得炫示的诗歌技艺,也引发了钟嵘“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的批评。在南朝后期,随着五言新体诗的迅速发展,用事更加与俳偶、声律要素紧密交织,进一步成为新体诗创作中语言修辞的常见现象。(摘编自文学评论2023年第
3、3期)材料二:初唐时期,官方类书编纂的影响加大,用事的繁复程度和藻饰效果趋于极致,而同时也在创作精神上与比兴传统十分疏远了。盛唐时期,诗人用事重新与比兴诗学传统呼吸相通,恢复了用事和比兴相合的传统,他们对诗歌用事的要求是,弱化学问性的色彩,强化“己意”和“兴怀”。在诗歌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用事与比兴的关系是离还是合,取决于那一时代的诗学观是将用事视为一种修辞的愉悦、学问的逞示,还是将用事视为服从诗歌抒情本质的基本表现方法。盛唐诗显然是属于后者。盛唐诗歌中用事与比兴的结合,在创作中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作者引用古代贤臣高士、英雄豪杰的事迹,来抒写他们对于政治抱负、人生道路的持续思索。所用之事与所抒之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