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卷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压轴卷(一)语文Word版含解析

衡水名师卷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压轴卷(一)语文Word版含解析,以下展示关于衡水名师卷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压轴卷(一)语文Word版含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

2、料一:中国古人以一种亲和的姿态探天问地,并且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想象拟构原本神秘莫测的宇宙天地。地上有王都与方国,天上也有中央与四宫。除了天上,还有地下,其空间秩序也按照地上的政治体制进行想象和建构。自殷商开始,古人就形成了“四方卫中”的政治方位空间观。周易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可见,中国早期在横向平面与纵向立体的双重维度建构空间秩序,形成一个贯穿天上,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其目的是要使万物各处其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上述天尊地卑、高下相从、中侧拱卫的空间格局,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这种空间观也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3、并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例如,人物画、山水画中的主从关系布局,礼制建筑的整体安排,重要礼仪中人的身体动作、朝向与位置、器物的摆放等,均要考虑主次、尊卑、贵贱等伦理关系。不仅如此,这种伦理空间观还弥漫在小说的空间叙事中。比如,西游记除了表现天地神怪为取经与阻碍取经而展开的争斗外,还透露了神佛、凡人,妖魔必须共同恪守的分位意识,任何想脱离自己的本位者,都将受到严厉惩罚。再如,红楼梦通过对贾府和大观园中建筑群落整体布局的描绘,以及有关省亲、庆生、节庆,雅集、游园、远嫁、吊丧等生活场景的叙述,建构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世情人伦空间。小说中出现了两类以女性为形象载体呈现出来的伦理空间:一是以贾元春为中

4、心的君臣伦理空间,二是以贾母为中心的长幼伦理空间。前者以上下尊卑的空间性伦理为依据,后者以先后长幼的时间性伦理为根基。(摘编自詹冬华传统文艺空间形式的文化品格)材料二:作为一个具体生存的人,他是无法抽离于物理空间而存在的。住宅、书房等等都是物理空间,放置于文学作品中就是故事空间。在雷雨中,有着许多值得探究的故事空间。首先就是序幕中的教堂附设医院,雷雨中对它的描述是尽显颓败样貌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医生的言论中知道此刻破败的医院在当年可是金碧辉煌的周公馆。当年显赫一时的周公馆,变成如今破败的医院建筑,这个故事空间的样貌变化已经暗示了雷雨整个叙事的开始与终结,由看似圆满完美的家庭模式开始,终由家破人亡

5、、象征着未来的年轻人死亡的悲剧结束,这个医院无形之中推动了雷雨整个故事叙事的展开。周公馆也是一般人所谓的家宅空间。在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中对于家宅空间有着十分积极的描述:“我们应该证明家宅是一种强大的融合力量,把人的思想、回忆和梦融合在一起。”“这样一座家宅号召人做宇宙的英雄。它是战胜宇宙的工具。”可是雷雨中的周公馆(家宅空间)却是十分消极的象征;家宅已经变成扼杀人性的集权象征。这个周公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当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的缩影,是人类社会中压抑健康人性的抽象事物的具象。于此,周朴园是个无能为力的弱者,他曾经想搬离这个住宅,但是还没搬离就发生了家破人亡的悲剧。周朴园最后还是要回到

6、这个住宅去看望侍萍、蘩漪,这个住宅如同每个人生命中无法释怀的事物与回忆,即使想逃避也无法逃避。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交谈中多次出现“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这些空间。在雷雨中这些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周朴园使用那些与侍萍还在周公馆时所用的“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来构建自己内心属于侍萍的那部分空间,这个空间是周与鲁相识、相恋的见证与象征,由此才有后面剧情的展开。而对于侍萍来说,这些家具是其内心关于周朴园的记忆的保留空间。在她和周朴园交谈时,她眼睛中搜寻到了这些熟悉的空间,回忆由此打开,如同潘多拉盒被打开,她和周朴园曾经的过往由此被开启。周朴园与侍萍关于彼此的那部分心理空间此刻由这些家具而重合,导致两人多年之后重识彼此身份,也最终推动叙事走向了悲剧的高潮。龙迪勇在空间叙事学讨论了空间与人物性格的关系:“让读者把某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一种特定的空间意象结合起来,从而对之产生一种具象的、实体般的、风雨不蚀的记忆。而这,也构成了叙事作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