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第 1 页 共 3 页江淮十校 2024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C 解析:“赋予这种文字游戏生存空间”有误,原文为“汉字独特的象形、会意功能给了这种文字游戏施展的空间”,此处转述错误。2.B 解析:A 项,“完备于图腾合并”有误,原文为“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龙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形成于图腾合并”。C 项,“主要原因”有误,原文为“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这些生僻字能在特定语境里表达特定的含义;二是使用这些生僻字能在特殊语境里满足特殊的表达需求”可见两个原因不存在主次;且这只是王敏的个人观点。D 项,“因此,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表述有误,原文为“龙文化不仅是各民族统治
2、者的符号,各族人民也以龙为吉祥符号。如在西南各族人民的史诗与民俗文化中,龙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叙事与信仰对象。也因此,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可见,西南各族人民的史诗与民俗文化中的龙只是上文的一个例证,不是“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的原因,此处因果跳跃。3.C 解析:A 项符合材料一“中国与龙相关的节日和民俗十分丰富”的观点,同时依据“据说舞龙灯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一种祭祀和祈雨的仪式,后来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可类推 A 项习俗由官方传向民间的合理性。B 项,由于是同学之间,因此符合材料二“如果是私人传播,最好不要发给年龄大、上网少的朋友”。C 项,人口生育率显著提
3、高受政策、经济发展,文化心态等多要素的综合影响,“都对这个生肖抱有期待,想要一个龙宝宝”中的“都”表述过于绝对,片面夸大了材料一“龙这一神圣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等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的观点。D 项,马先生的做法符合材料二“要弄懂再用,不要想当然,不要误用”的态度,虽然原文“最好加注说明读音、含义”的主体是“公共媒体”,但此处“和外界介绍”并未限定一定是私人传播之间,因此总体符合。4.龙文化融合了各部落图腾,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文化历史悠久,体现在各民族史诗与民俗故事中。现实中与龙相关的节日、民俗蔚为大观。(答出 3 点得 4 分,答出 2 点得
4、3 点,答出 1 分得 2 分。)5.评分标准:选择汉字(序号)1 分;解释汉字古义(丰富的历史信息)1 分,并结合中华文化(古代文明传承的载体)进行阐释 1 分;联系当代赋予的新含义(当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 分;语言简明得体,符合情境要求 1 分。注:因题目要求“选择最符合材料观点的一例”,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可知图对“垚”的解释不符合“弄懂再用”的原则,属于误用,因此如选择进行解释,不超过 3 分。参考示例:大家好!畅谈古今,与汉字相遇。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我们来看“鱻”字,它读作 xin,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它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指鲜美,有网友说这个字是“鲜美全鱼宴”,形象而贴
5、切,反映了古今人民对鲜食的青睐与偏好。:你好!欢迎来到“汉字文化古今谈”,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燚”字,它读作 y,由四个“火”字组成。在网上“燚”被称为“最火中国字”,有网友称它是“火神”,实际上,燚表示燃烧的样子,也的确可以表示远古时期的神,体现了古今人民心意相通,心有灵犀。6.B解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对南北之秋的错觉”有误,原文中“北方人对江南冬季的错觉”是指北方人未到南方时对气候有错误的估计,属于误判;而郁达夫经历过南国、北国之秋,有切身的体会,只是在审美喜好上有高下之别。7D解析:“为下文我不喜欢冬天蓄势不当,此处言下之意为“我”要来说与“我不喜欢冬天”没有因果关联,“点明了全文的情感
6、态度”也无中生有。8.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情感态度:“喜”是现在的冬天不如从前的冷,冬季不必经受严寒的折磨(2 分);“忧”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并非正常的气象状态。/或答:现代生活中由于忙碌导致感官退化,没有时间去体验体会生活。(2 分)9.A.如果冬至这天雨雪交加,街道脏乱;过年期间则多是阳光明媚,街道整洁。(2 分)B.江南的孩子们因一场大雪欢喜不已。(2 分)C.虽然记忆中也有脏乱、忙碌,不愉快,但平安幸福依然会在新年到来。(2 分)10.CEF11C 解析:“小大之狱”的“狱”为罪案,与文中“狱”含义相同。12C 解析:“钱若水多次劝阻,但知州不听”于文无据。第 2 页 共 3 页13(1)参考译文:如果明显发现(案件)作伪的,就立即驳回。评分标准:“若”如果;“灼然”明显的样子;“亟”,立即。1 点 1 分。句意 1 分。(2)参考译文:那人不能进入,就绕墙而哭,(回家后)把自己的家产捐赠给寺庙,为钱若水祈福。评分标准:“垣”,围墙。“赀”财产,“饭”,名词作动词,养活,捐赠。1 点 1 分。句意 1 分。14.断案公正、有担当。例如宋慈面对疑案绝不“掩鼻而不屑”,坚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