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普通高中高三总复习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沧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普通高中高三总复习质量监测)历史试卷,以下展示关于沧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普通高中高三总复习质量监测)历史试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绝密启用前沧州市 2024届普通高中高三总复习质量监测历史试卷2024.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是君主过问是否“受年(获得丰收)”,还有很多卜问是否“有雨”。卜辞中所见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

2、等诸多品种。上古时代的主要翻土农具耒、耜,在卜辞中也一再出现。据此可知,商代   A.君主拥有绝对权力                          B.农事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C.小农经济获得发展                          D.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2.元封五年(公元前 106年),汉武帝

3、“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让刺史以“秩六百石”而监察两千石的郡太守、诸侯国相。同时,又明确规定“以六条(皇帝诏令中规定的六条监察内容)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察)”。汉武帝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   A.提高朝廷行政效率                          B.削弱郡国行政权力   C.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4、      D.稳固大一统的局面3.表1 唐代部分典籍对乡间私学的记述(部分)。记述出处(开元二十一年敕令)许百姓任立私学,欲其寄州县受业者亦听,苏冕等唐会要:予于平水市(浙江会稽县东一乡间草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白居易)、微之(元慎)之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唐朝窦易直)家贫,就业村学教授赵璘因话录表1可用于说明,当时   A.社会文化环境宽松                         &n

5、bsp;B.科举选官制度渐趋完备   C.诗歌创作受到推崇                          D.私学注重规范幼童行为4.开宝年间,宋太祖赵匡胤诏令天下“举孝悌彰闻”,开宋代劝孝之风。南宋度宗时,“民有以孝悌闻于乡者,守、令具名上闻,将旌异劳赐(表彰赏赐)焉”;同时,两宋大量印制孝经并向民间普及。上述做法   A.适应了基层治理的需要              

6、        B.体现了优抚特殊群体的传统   C.丰富了儒家经书的内容                      D.促进了封建礼仪制度的完善高三历史 第 1页(共 6 页)5.明初,大运河主要运输漕粮(税粮),漕船私带货物不断增多,朝廷屡禁不止,转而明确允许漕船北上时可附带一定货物,南返时允许载客运输。这样,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大量运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等不断南运。由此可见,这一变化A.缘于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n

7、bsp;              B.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C.助推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起                   D.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6.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湘淮军的军饷需由将帅“就地筹划”,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至同治年间,地方大吏几尽为湘淮军人物所占据,出现“典兵为地方疆吏当然之事,且有随意编练军队之权”的局面。这反映出A.清军近代化变革的推进           &nbs

8、p;         B.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C.晚清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D.清王朝内部守旧势力强大7.1915 年,以高(阳)保(定)为中心的织布区域内,共有平面(织)机五千六百余架,至 1919 年增至两万一千余架。此间,织布之风“很快传布到离城四五十里的农村”,“人民几有织布为主,耕地为辅的趋势”。这一区域织布业的发展A.缘于民族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         &nb

9、sp;     B.改善了近代工业的结构C.得益于引进新的商业经营形式               D.实现了“富强救国”目标8.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纸币(如图1)。当时苏维埃政府发布文告,该纸币可随时兑换现洋(银元),“一切税收要完全缴纳国家银行钞票及苏维埃二角银币,其他什币,概没收受”。这A.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B.推进了人民革命政权的建设C.有利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意在抵制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