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XCS2024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南省许昌市XCS2024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河南省许昌市XCS2024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材料一从隋末动荡中走来的贞观君臣,对于如何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怀着高度的警惕,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唐太宗曾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实践,就出现了“海,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的大治局面。——摘编自刘后滨《唐太宗如何提升民心指数》材料二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早期的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教民。到辛亥革命时翔,把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在“民有”方面,认为:民有是指四万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民治”方面,是指人民理应拥有四项基本政治权力: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在“民享”方面,是指人民享有作为国家主人的自由平等的一切权利。“共和国,人民是主人,国家为人民的所有物;国内的事情,要人民去管理;国的幸福,也是人民来享受。”—史》等(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维护民生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太宗和民本思想的异同。(14分)
8.1912年年底,民国政府初步拟订《商会法)案,准备取原有的各务总会遭到当时商界的反对。1914年正式颁布的(商会法》仍规定取消各省商务总会,出于公和界的坚决抵制,民国政府最后不得不作出让步。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资产级的权利意识B.南京临时政府政策受到抵制C.实业救国思想深人人心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唐初君臣非常注重总结隋朝短命而亡的历史教训,“以隋为鉴,安宁国人”。唐高祖李渊主张礼教与刑罚并用,《唐律疏议》序中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一语。唐太宗主张“国家法令,维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他还“常问法官刑罚轻重,每称法网宽于往代,仍恐主狱之司,利在杀人,危人自达,以钓声价”。唐太宗认为“法令不可数变,数变则烦数变法者,实不益道理”。魏征总结道:“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摘编自范忠信、陈景良主编《中国法制史》材料二唐初基本形成了以律、令、格、式为主体的法律体系,中磨以后再也没有进行过大的立法活动,以因循旧法为主,但随着政治生态每况愈下,奸吏迭出,法纪逐渐败坏。白居易以《论刑法之弊》上书皇帝阐明主张,他感叹道:“虽有贞观之法,苟无贞观之吏,欲其刑善,无乃难乎?”白居易认为“盖刑者,君子行之,则诚信而简易,简易则人安;小人习之,则诈伪而滋彰,滋彰则俗弊。此所以刑一而用二,法同而理殊者也”,他还建议皇帝“高其科重其吏”。—摘编自顾钧《白居易的“法治”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立法的指导思想,并分析唐初重视立法的原因。(8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