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高三高考三模政治试卷(含答案详解)》,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陕西省高三高考三模政治试卷(含答案详解)》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密考试启用前 2025 年陕西省高考适应性检测(三)思想政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分。在每小题
2、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要求的。1.灾难资本主义,是资本权力与政治权力相互裹挟的结果,即建立在资本垄断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力量控制、利用或制造各种灾难,使社会处于“休克”状态,并以系统性积累的方式从中获取利益,实现资本增殖。关于灾难资本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其弊端能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被逐渐克服 其实质是使灾难成为资本增殖扩大化的工具 构成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内在困境与危机 A.B.C.D.2.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
3、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少数人支配和奴役大多数人的西方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由此可以推断出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论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思想政治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A.B.C.D.3.某边疆民族地区加强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探索,全领域打造互嵌式社区,推动各族群众深度交往、交流和交融。通过常态化开展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讲,加强思想融合;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带动各方资源开展治理服务;组建调解员队伍,及时化解各族群众矛盾纠纷。全领域打造互嵌式
4、社区 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是对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基层治理新形式的创新探索 旨在持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基层党建服务效能 体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大格局 A.B.C.D.4.2024 年 7 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2024 年 11 月 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该法针对公众关心的学前儿童人身安全和幼儿园聘任(聘用)园长、教师等工作人员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学前教育立法 体现党领导立法,将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相统一 表明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职,行使立法权和表决权
5、符合立法法定程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利于规范社会育儿行为,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A.B.C.D.5.习近平总书记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指出,全党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中国共产党 坚持立党为公,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体现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 坚持刀刃向内,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必要之举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利器 A.B.C.D.6.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5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深化全球南方
6、团结合作。我们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成 思想政治试题 第 2页(共 8页)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上合、金砖、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双边多边场合,鲜明提出中国主张。这表明中国 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建立了新的全球治理体系 勇担大国责任,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通过与全球南方国家结盟,不断实现共同的利益 A.B.C.D.7.2024 年以来,我国安排 30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加快落实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等政策。同时,持续优化和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此举有利于 释放改善型消费需求,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强化企业的研发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励企业优化产能,带动全社会有效投资 A.B.C.D.8.下表反映了 2024上半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来源结构情况。指标 收入主体 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来源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收入的绝对量(元)城镇居民 2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