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历史 第 1 页(共 10 页)门头沟区门头沟区 2025 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 历历 史史 2025.3 本试卷共 10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宜侯夨(c)簋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其铭文记载:“锡(赐)土:厥甽三百锡在宜王人十又七里锡奠(职官)七伯,厥庐(附属人口)千又五十夫。”这一记载反映出此时 A.礼乐制度推动了文化认同 B.内外服制强化了国家管理 C.分封制授土授民巩固统治
2、D.甲骨文是记录历史的媒介 2.1965 年,在北京西郊西晋墓中出土了掐丝镶嵌银铃(如右图),具有西域风格。银铃整体采用了錾刻、焊接、镶嵌等多种繁杂的工艺,顶部有辟邪座环钮,四周以掐丝工艺制成八个乐人形象,中间带万向轴,无论银铃如何摆动,均可保持平衡。该文物佐证了西晋时期 A.手工业与科技结合的高超水平 B.中原与西域民族交融达到顶峰 C.佛教盛行影响了传统艺术创作 D.乐舞文化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 历史 第 2 页(共 10 页)3.礼记王制中提出对待蛮戎夷狄要“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即采取“因俗而治”的治理原则,以稳固边疆地区。唐朝政府秉承了上述边疆治理原则,使边疆、内地各民
3、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以下可为唐朝“因俗而治”提供史料佐证的是 序号 史料 出处 “自太宗平突厥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新唐书 “(吐蕃)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新唐书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依法律论。”唐律疏议 “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新唐书 A.B.C.D.4常平仓,司马光称其为“三代之良法也”,所谓:“常平仓法,以丰岁谷贱伤农,故官中比在市添价收籴(买入粮食)凶岁谷贵伤民,故官中比在市减价出粜(卖出粮食)物价常平,公私两利。”由此可见,常平仓 A.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B.反映了古代粮
4、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C.体现出了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 D.能够有效调节粮价保障农民利益 5侯官响在明代万历时期苏州府的赋税结构一文中,对 16 世纪中晚期的苏州府各赋税项目进行考察计算,得到苏州府万历初年的赋税结构(如下图)。该赋税结构数据表明当时苏州府 A.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B.赋税总额在全国的占比最高 C.农业经营方式多样 D.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历史 第 3 页(共 10 页)6茶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重要商品。下表是 18381855 年广州、上海两地茶出口量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中对两地茶出口量总体变化趋势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茶(磅)广州 上海 18381842 42,353,
5、000 1843 17,727,730 1844 69,327,500 1,149,000 1851 64,468,100 36,722,500 1852 36,127,100 57,675,000 1853 31,796,000 69,431,000 1855 16,700,000 80,221,000 五口通商使中国旧有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广州民众自发抵抗英法联军使行商环境恶化 太平天国运动致使原有的商贸体系难以维持 东南互保章程使长江流域秩序免受战争破坏 A.B.C.D.71912 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批判清末制定的“忠君”“尊孔”教育宗旨。他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
6、和,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均须删除,提出应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并解释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这反映出蔡元培 否定中国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推崇辛亥革命所建立的共和政体 反对清末新政各项教育改革举措 顺应时代潮流主张进行教育变革 A.B.C.D.历史 第 4 页(共 10 页)8.以下为中华民国二十年十月份接连刊登于申报的广告,其共同反映了 A.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商业广告的创作与时局变化紧密相关 9.以下文件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农民正面的敌人,更是列强与军阀官僚,故中国的无产阶级应当最先竭全力参加促进此国民革命,并唤醒农民,与之联合而督促苟且偷安的资产阶级,以引导革命到底。”“历史已经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必要,完全正确,并且是完全成功的。但是,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从新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以西安事变和国民党三中全会为起点的国民党政策上的开始转变,以及蒋介石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