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2024-2025学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崇明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 高高 三三 地地 理理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 分,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一、中国一、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亚命运共同体 (19 分分)材料一:2024 年 10 月 25 日至 28 日在银川(37.5N,105.5E)举办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本届论坛以“推动绿色发展,建设共同家园”为主题,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经贸、能源、农业、交通物流等领域合作。材料二:中吉乌铁路起自中国新疆喀什市,经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玛克、比什凯克和奥什,进入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喀什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积极打造“东联西出、西引东来”的新枢纽。1.中国-中亚

2、合作论坛举行期间,银川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1)(单选:A.昼渐长 B.昼渐短),银川的入夜时间越来越 (2)(单选:A.早 B.晚)。(2 分)2.双重内陆国是指本国是内陆国而其周围所有的邻国也是内陆国的国家,中亚地区属于双重内陆国的国家是()(单选,2分)A.哈萨克斯坦 B.土库曼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 3.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对我国的影响有()(不定项选择,3分)A.缓解部分资源压力 B.对外贸易线路多元化 C.国内铁路压力减小 D.对欧出口商品增加 高三地理 共 6页 第 1页4.“东联西出、西引东来”将使喀什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中转站,从服务业分类来看物流服务属于(生产

3、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2分)5.从“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的角度为喀什地区打造新枢纽提出合理建议。(4分)6.中国-中亚合作向“绿”而行,例举 2 个中国在中亚地区可合作开发的新能源,并任选其中之一说明理由。(6分)二、广西是农业大省,其地形地貌、土壤等因素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22分)材料一:广西北部主要以喀斯特峰丛洼地为主,植被类型多为森林和灌丛,南部则以平原耕地为主。材料二:耕地“非粮化”普遍认为是耕地利用方式的调整,即由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经济作物种植,同时包括耕地撂荒与种树。广西是农业大省,但近年来其耕地“非粮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对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4、材料三:土壤有机质不但影响土壤质量、功能以及粮食产量,土壤有机质的研究对广西农业具有重要意义。7.广西北部喀斯特地貌中的峰丛、峰林是 (填岩石名称)在 (填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该地区的森林植被的类型是 (填植被类型)。(3分)8.下图中峰丛主要位于 (单选:A.背斜 B.向斜),覆盖范围较大且连片;峰林主要位于地势相对较 (单选:A.高 B.低),覆盖范围较小。峰丛所在区域地表水的溶蚀能力比峰林所在区域 (单选:A.强 B.弱),从地表水丰富程度分析原因。(5分)9.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现 (单选:A.南高北低 B.南低北高)的特征,分析形成该空间分布特征的原因。(5分)10.广

5、西耕地“非粮食”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不定项选择,3分)A.经济作物的种植收益回报率更高 B.城市、交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C.地势起伏较大 D.城镇化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 11.为保证粮食安全,请为广西防止耕地“非粮食”化提出合理建议。(6分)三、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干流以河口、桃花峪为分界点,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最终汇入渤海。(20分)材料一:黄河中游是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降水波动频繁,是中国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温度-植被-降水干旱指数(TVPDI)用于评估地表的干旱程度,指数越高表示干旱程度越轻。高三地理 共 6页 第 3页材料二:2020 年

6、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视野,同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并列成为重大国家战略。都市圈没有十分明确的、地位突出的、带动发展的核心城市。都市圈内明显存在一定的联系壁垒,人流、物流、信息流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之间,如银川、鄂尔多斯、太原、呼和浩特。12.渤海是我国的 (单选:A.内水 B.领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请将下列资源归类(填代码):海底通信 贝类 小黄鱼 运输 砂矿 港口建设 可燃冰 对虾天然气。(4分)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 13.TVPDI 指数主要通过降水量、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数据构建,上述数据可以借助 (1)(单选:A.RS B.GNSS C.GIS)技术获取。在探究黄河中游不同地貌条件下植被干旱时空特征时,可以借助 (2)(单选:A.RS B.GNSS C.GIS)技术中的图层叠置功能实现。(2分)14.结合材料一,描述黄河中游旱情时空分布特征,完成下图。(5分)15.黄河中游是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其 严重(填写生态环境问题)。自 1999 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该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退耕还林工程改善该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